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8-12-6 12:52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
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三(随机)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1.“环境保护”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 )。
A.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1973年日本东京国际环境质量会议
C.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D.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答案:
2.我国水资源的权属制度是( )。
A.集体所有制
B.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并存
C.国家所有制
D.个人所有制
答案:
3.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
A.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B.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
4.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属于( )。
A.举动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行为犯
答案:
5.判断排污行为是否违法的客观标准和依据是(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答案:
6.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 )。
A.《环境保护法》
B.《水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D.《森林法》
答案:
7.下列关于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属于特殊诉讼时效
B.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为3年
C.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侵害行为发生时,即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D.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答案:
8.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 )。
A.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环境改造关系
D.环境管理关系
答案:
9.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首创于( )。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
10.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著作是( )。
A.《增长的极限》
B.《寂静的春天》
C.《只有一个地球》
D.《我们共同的未来》
答案:
11.根据我国《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构成污染环境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应处以( )。
A.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D.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答案:
12.下列环境行政许可中,属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许可的是( )。
A.林木采伐许可证
B.废物进口许可证
C.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
D.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答案:
13.我国即将开征的第一个绿色税种是( )。
A.环境税
B.环境保护税
C.碳税
D.生态税
答案:
14.下列选项中我国环境立法尚未规定的环境民事责任形式是( )。
A.赔偿损失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精神赔偿
答案:
15.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主体是( )。
A.省级环保机构
B.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形式的环评对象是( )。
A.综合性规划
B.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C.非指导性专项规划
D.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答案:
17.某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有毒害性物质的污染物倾倒于渤海,严重污染海洋环境,该公司的行为可能涉及以下哪些罪名( )。
A.投放危险物质罪
B.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
C.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D.污染环境罪
答案:
18.实施环境责任原则的制度措施包括( )。
A.实行土地复垦制度
B.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C.征收环境税
D.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答案:
19.公众参与原则也被称为( )。
A.环境权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环境民主原则
D.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
答案:
20.关于协调发展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该原则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B.该原则体现了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
C.该原则是对人类、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眼前、局部和长远、整体利益的综合考虑
D.该原则正确反映了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关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总体而言,很多国家尽管立法上承认环境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却相当谨慎。
答案:
22.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罪、盗伐林木罪以及滥伐林木罪等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
答案:
23.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国家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答案:
24.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答案:
25.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奠定了我国环境基本法的框架体系。
答案:
26.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和个人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答案:
27.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答案:
28.环境犯罪是一个具体的罪名。
答案:
29.被告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其他民事诉讼中均承担责任,其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义务的,应当先履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案:
30.主观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