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由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①. 形式训练说 ②. 共同要素说
③. 概括化理论 ④. 关系理论
2、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是()
①. 对技能的改进没有帮助 ②. 取决于任务的性质
③. 有显著作用 ④. 不明确
3、由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引起的初级的态度体验叫()
①. 道德情绪 ②. 道德情感 ③. 道德情操 ④. 道德意志
4、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①. 学习动机 ②. 认知内驱力
③. 自我提高内驱力 ④. 附属内驱力
5、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结合叫( )
①. 才能 ②. 一般能力 ③. 天才 ④. 特殊能力
6、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
①. 皮格马里翁 ②. 勒温 ③. 罗森塔尔 ④. 夸美纽斯
7、关于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下面哪个描述是不是( )
①. 从他律到自律 ②. 从动机到效果
③. 从别人到自己 ④. 从片面到全面
8、提出道德发展的“三期六段论”的心理学家是( )
①. 皮亚杰 ②. 布鲁纳 ③. 科尔伯格 ④. 班图拉
9、小学时期,最为突出的内驱力是( )
①. 自我提高内驱力 ②. 认知内驱力
③. 附属内驱力 ④. 以上答案都不是
10、下面所列的哪一种因素所引起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
①. 需要 ②. 学习兴趣 ③. 求知欲 ④. 竞赛
1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①. 皮亚杰 ②. 斯陶布 ③. 章志光 ④. 柯尔伯格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需要。( )
①. 归属 ②. 自我实现 ③. 尊重 ④. 生理
13、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
①. 努力程度 ②. 能力高低 ③. 任务难度 ④. 运气好坏
14、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 )
①. 权威者 ②. 告状者 ③. 指导者 ④. 协商者
15、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①. 小学阶段 ②. 初中阶段 ③. 高中阶段 ④. 大学阶段
主观题部分
一、 ()(每题2.5分,共2题)
1、简述记忆的主要规律。
2、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二、 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论述增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
2、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建立和维持教师的威信。 |